內容來自sina新聞
春節後動工復原朱紫街 將恢復清末民初建築風貌
■現位於石灣酒廠內的太平街,原名“朱紫街”。
珠江時報訊(記者/羅艷梅 攝影報道)
昨日,記者從“朱紫街復原”專傢座談會上獲悉,位於禪城區石灣西片區的朱紫街(即現在的太平街)復原項由石灣酒廠投資超過1000萬元建設,將恢復清末民初建築風貌,計劃在明年春節後動工。該工程已列入佛山文化升級兩年勞保貸申請2016信貸年息提升計劃項目中。
佛山市民俗專傢餘婉韶介紹,朱紫街最早出現在宋代,清朝年間由於陳太吉酒莊的開張而繁榮興盛,200多米的街巷聚集瞭茶樓、商鋪、酒肆等,名噪一時。但由於歷史變遷,朱紫街更名為太平街,縮短至100餘米,現位於石灣酒廠廠區內。
據悉,朱紫街是嶺南酒文化、陶文化和茶樓文化的見證,為瞭保護歷史的延續性,便於後人傳承石灣文化,今年,石灣酒廠提出復原朱紫街項目的設想,計劃投資超過1000萬元,重點恢復街巷清末民初的建築風貌。該項目受到市政府重視,於近期列入瞭佛山文化升級兩年提升計劃的項目中。項目將於明年春節後動工,建設工期為兩年。
石灣酒廠委托廣州美術學院對“朱紫街復原”項目進行設計。據介紹,項目定位於“回到原點,不添加任何創意”,重點恢復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築風格,通過在建築一、二樓改造外立面,添加具有嶺南特色建築元素,如鑊耳墻、山墻、磚雕等,原汁原味反映朱紫街原有的生活氣息。
對此,有與會專傢認為,還原街區歷史面貌的初衷值得肯定,不過簡單地給朱紫街“穿衣戴帽”並不能很好發揮它的歷史價值。佛山市文博專傢鄧光民指出,朱紫街不僅有民居,還有茶樓、作坊、商鋪等,可重點恢復一兩間茶樓。
餘婉韶對此表示認同,她說,鑊耳屋在明代時期已經出現,把這種建築元素重現在朱紫街上沒能凸顯出朱紫街的特色。經過長期對史書的考究,餘婉韶指出,朱紫街有聞名在外的“三太”,即陳太吉酒莊、太元茶樓和太平夜粥。當時在石灣地區工作的工人,早上到太元茶樓喝完茶後,到酒莊工作,晚上再在太平夜粥店吃夜宵,因此這條街從早到晚都人氣鼎盛。要復原朱紫街,關鍵要有人氣,聚集人氣就要靠茶樓、食肆。
佛山市非遺專傢梁國澄也認為,要古為今用,為街區以後的發展留足運作空間。他建議,可在“太”字上做文章,比如陳太吉酒莊的來源故事,太平街名字由來等,這些生動的民間故事都應體現在復原項目中。
座談會後,石灣酒廠董事長范紹輝表示,將根據專傢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設計方案,此前的設計方案僅側重於建築的恢復,沒能把歷史街區真正活化起來,而專傢們的意見很有針對性和參考價值。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12-25/0839甲種建地民間信用貸款5953680105548336192.shtml